▲6月15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接受广东台《直通粤港澳》专访
广东广播电视台《直通粤港澳》连日来采访粤港澳三地专业人士和政商界代表,回顾香港回归20周年,展望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带来的战略机遇与民生福利。
6月15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接受了《直通粤港澳》专访。徐庆锋指出,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是中央政府送出的一份厚礼。目前全球三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GDP分别为1.4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和0.8万亿美元,而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2016年GDP合计1.24万亿美元,经济总体量已跻身世界湾区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四大的优势:一是地缘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深圳和广州港三个全球十大港口,又位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战略要地,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中具有桥头堡地位。二是对外开放程度高。港澳特别行政区一直是中国与世界连通的最重要纽带,广东自贸区(包括前海蛇口、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片区)也是中国第二批自由贸易区之一。三是交通便利。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等已建成或在建项目将促进大湾区形成“1小时生活圈”,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
徐庆锋指出,粤港澳地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底蕴,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在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方面已开展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是粤港澳三地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合作。2003年的“非典”,广东政府派医疗界入香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阻击了这场疫病,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中医进入了香港公立医院,并建立了内地中医与香港的中西医合作关系。在粤港澳合作联席会议机制框架下,2006年成立了粤澳中医药产业合作专责小组,省中医药局为粤方牵头单位,粤澳双方先后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三地中医药交流与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发展。
徐庆锋回忆,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高永文局长履新后即率团来粤访问,就粤港中医药合作提出很多构想,共同探讨合作机制。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办公室顾问、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专责小组澳方组长吕红多次来省中医药局拜访,共同商讨推进澳门中医药产业及《粤澳合作框架协议》首个落地项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发展举措。
▲粤澳中医交流十分密切,3月4日,广州中医一院林丽珠教授应邀出席澳门科技大学校庆系列活动。
二是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对产业园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后3次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实地考察,提出积极争取将产业园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一行在考察园区时提出,共同推动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学合作研究中心,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示范项目。产业园在两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有意向入园企业68家,已达成合作意向56家。同时,产业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促进与葡语系国家多类型交流合作,为下一步中医药在葡萄牙及欧盟开展药品注册和服务贸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5月18日举行国际博物馆日公众开放活动
三是深圳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起步良好。深圳市于2016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2017年4月印发建设方案并召开建设启动会,确定了构建三个体系、建设三个高地和搭建三个平台,202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将在创新政策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传承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发展路径、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等六大方面进行探索,产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中医药发展。
▲5月31日,大型纪录片《世界中医》在广州举行了签约及开机仪式。徐庆锋出席了仪式。
四是粤港澳保持紧密的中医医疗和新药研究合作。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澳门科技大学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冠心康泰胶囊新药研发”。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了为期5年的中医药合作研究协议。广东省中医院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医药治疗肿瘤中心与“治未病”中心;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横琴新区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和康美药业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成立中医药研究基地,建立一个能够开展中医药临床和临床前在内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徐庆锋(6月15日)接受广东台《直通粤港澳》独家专访
徐庆锋指出,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化,三地中医药合作将向纵深发展,将推动岭南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进程,造福三地乃至全世界民众。
徐庆锋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可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搭上“一带一路”战略的快车,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要借助香港、澳门医疗国际化窗口,助推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上更多的病患者体验中医药简、便、验、廉独特疗效。特别是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推动中医药产品走向全球10个葡语系国家和地区,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中医药整体国际化水平,把该园区打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同时依托深圳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发挥深圳和香港双方优势,建设面向世界,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打造中医药国际交流平台。
二要切实落实好粤港澳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好各自优势,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可以考虑规划构建覆盖粤港澳三地的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争取在湾区内设置国家级别的,国际水准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三要整合粤港澳三地一流高校资源、一流临床医疗资源,一流中药企业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力求在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加强科研合作,推动高校加强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加强产业合作,推动中药企业强强联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为湾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四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好民间中医药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促进三地中医药的学术、技艺、文化等全方位交流,让中医药民间交流合作活跃起来,惠及更多老百姓。
▲徐庆锋向记者介绍文化格言: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五要利用大湾区建设契机,发展好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广东是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的先行区,目前全省已建成4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2条示范线路。未来,三地可以规划探索建设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健康游游线路,让大湾区的民众在休闲旅游中收获健康,提升幸福感。
|